职称/职务
研究员
导师类型
法学硕士研究生导师(经济法学)外聘导师
所在单位
吉林省社会科学院
研究领域
经济法学、社会法学、慈善法学
个人简历
朱志峰,男,1967年6月出生,汉族,中共党员,博士,研究员。
教育经历
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本科、学士;
吉林大学法学院硕士
东北师范大学博士(博士论文《民国时期法学人才培养研究》)
德国维尔茨堡大学法学院高级访问学者(2016年、2017年两次短期访学、每次3个月)
工作经历
曾任法院审判员。
2004年7月,吉林省社会科学院《社会科学战线》编辑部法学编辑,综合编辑室主任。兼任长春理工大学法学院硕士生导师。
发表的学术论文
1. 《民国时期法学人才检视》,《社会科学战线》2016年第2期;
2. 《我国农地资本化改革的可行性路径分析——基于超经济强制惯性解除的视角》,《浙江学刊》2013年第6期;
3. 《立法和立法正义的实现》,《中州学刊》2014年第1期;
4. 《财政预算管理转型路径研究》,《经济纵横》2013年第6期;
5. 《对证券欺诈民事赔偿难的思考》,《广东社会科学》2013年第6期;
6. 《买卖不破租赁原则释疑》,《河南社会科学》2013年第3期;
7. 《环境权的公权保障——以法律体系内部的规范链接为进路》,《净月学刊》2012年第6期;
8. 《论当前我国社会转型中版权制度创新的困境与出路》,《西南大学学报》(社会科学版)2012年第6期;
9. 《由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看中国法学教育模式变革》,《社会科学研究》2013年第6期;
10. 《现代法治的信任之维——读魏建国著《诚信建设与良法之治互动中的法治现代化》,《社会科学战线》2014年第1期;
11. 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发展论纲》,《社会科学战线》2012年第6期;
12. 《环境保护与资格刑的扩张》,《行政与法》2012年第6期;
13. 《公益信托的法律特征及我国模式的探索》,《当代法学》2008年第6期;
14. 《我国刑事司法合作的立法的规范、协调与完善》,《社会科学辑刊》2014年第3期;
15. 《以寻租理论为基点的反腐策略分析》,《长白学刊》2012年第5期;
16. 《日本现行罚金刑制度及发展趋向考察》,《当代法学》2007年第5期;
17. 《校园刑事案件的法律关系与法律救济》,《东北师大学报》(社会科学版)2006年第5期,第二作者;
18. 《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研讨会综述》,《社会科学战线》2008年第5期;
19. 《论孔子原创性伦理教育思想》,《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》2013年第3期;
20. 《辛亥革命时期女子教育的发展嬗变及历史影响》,《河北师范大学学报》2011年第5期;
21. 《携带凶器抢夺的定性分析》,《白城师范学院学报》2005年第4期;
22. 《论先秦儒家传统价值观的现代价值——以教育为视角》,《西北师大学报》2011年第4期;
23. 《构建法治型的营商关系》,《吉林社科报》2017年9月5日。
科研项目
1. 主持吉林省法学会2020年重大项目一项《慈善法的困境与救济》。
2. 主持吉林省社会科学院2018年一般项目一项《慈善法治发展与程序救济》。
3. 主持吉林省社会科学院2016年一般项目一项《民国时期法学人才培养》。
4. 主持长春师范大学2016委托课题一项《慈善法的立法缺陷和完善》;
5. 参与《中国刑事政策的理性建构》,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,一般项目,04BFX049,参加人。
6.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《上下级行政机关的法律关系研究》,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,一般项目,09BFX017,参加人。
著作:
1. 《东北历史与文化丛书》8卷之《东北抗日战争研究》主编,40万字,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年版;
2. 《经邦济世 华章异彩》——《新华文摘》转载《社会科学战线》杂志社文章荟萃(5卷)之第5卷主编,30万字,吉林文史出版社,2012年版。
3. 华文载道 求是兴邦——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》转载《社会科学战线》杂志社文章荟萃(3卷)之第3卷主编,20万字,吉林文史出版社,2013年版。
社会兼职:
1.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
2.吉林省经济法学研究会副会长;
3.吉林省企业法治研究会副会长;
4.吉林省知识产权研究会常务理事;
5.吉林省法理学研究会常务理事;
6.长春仲裁委员会仲裁员
奖励:
吉林省新闻出版450工程人才;
获吉林省社会科学成果奖优秀论文三等奖1次;
获吉林省社会科学院优秀论文奖二等奖7次;
获第2019年度东北法治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。